在機器來時,老師叫我把四顆硬碟中的其中三顆做成軟體RAID,因為資料並沒有備份的需求,硬碟如果爆了,資料再抓就有了,只不過需要重抓的時間罷了,所以我就把製作的過程做個筆記,避免以後忘了。

  • 首先先要重新編譯KERNEL,加入支援CCD的設定,所以我們先進入 /usr/src/sys/i386/conf 目錄下,若沒此目錄代表你安裝系統時,沒有安裝 src 的部分,請利用 sysinstall 重新安裝它。
  • 在此目錄下你可以看到一個檔案叫 GENERIC,我們把它 COPY 一份,名稱為 GENERIC_CCD (名稱請自取),之後我們打開這個檔案,加入下列這行(後面註解請自行修改):
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device          ccd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# software raid support (add by tallman) 2008.05.27

  • 打入指令 /usr/sbin/config GENERIC_CCD,之後會新增一個 GENERIC_CCD的目錄在上一層的compile目錄中,所以我們打入 cd  ../compile/GENERIC_CCD 進到目錄中,再打入 make depend,若這時候有出錯,請確定一下 KERNEL 設定是否有錯誤,若都沒有問題接著打入 make;make install,然後重開機,若重開機後有問題,請把舊的 KERNEL 重新 Load 進來。
  • KERNEL編譯完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進入軟體設定了,首先先查看你的硬碟代號,可以利用 dmesg | grep ad 來查詢硬碟代號,這邊我們假設為 /dev/ad1、/dev/ad2、/dev/ad3 來組成 CCD。
  • 首先我們先對硬碟做 disklabel ,所以我們利用指令 disklabel -r -w ad1 auto (依此類推對另外剩下的兩個做 disklabel) 來做disklabel,之後我們在打入 disklabel -e ad1 ,然後會看到以下內容:
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8   partitions: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#   size  offset  fstype  [ fsize  bsize  bps/cpg ]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a:   60074784   0   unused   0   0   0  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c:   60074674   0   unused   0   0        # "raw" part, don't edit    

我們要把第一行中的 fstype 由 unused 改成 4.2BSD,如下文所示: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8   partitions: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#   size  offset  fstype  [ fsize  bsize  bps/cpg ]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a:   60074784   0   4.2BSD   0   0   0  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c:   60074674   0   unused   0   0        # "raw" part, don't edit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其他的硬碟依此類推修改。

  • 之後依序打入以下的指令:
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ccdconfig  ccd0 32 2 /dev/ad1 /dev/ad2 /dev/ad3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newfs  /dev/ccd0

  • 透過上面步驟,我們已經建好了CCD了,在來要讓他開機能自動掛上。
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ccdconfig -g > /etc/ccd.conf
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 ( 當重新啟動系統時,如果 /etc/ccd.conf 存在,/etc/rc 就會運行 ccdconfig  -C ,這樣就能自動的配置它)
然後修改 fstab 檔案,加入要自動 mount 的掛載點,如下: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/dev/ccd0      /data      ufs      rw      2      2
然後重開機,觀察是否有成功的掛載上,這樣就大功告成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ll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